星期二

像堆積木般的溫哥華房價

在加拿大,不論溫哥華或者是多倫多,房地產行業都存在著明顯的大開發商壟斷市場定價的特性,幾個較大的房地產建商形成價格聯盟,他們是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領袖,而其他小型的建商只是價格的追隨者,所以儘管溫哥華房地產市場存在著眾多的開發商以及建築商,但實際上,他們並非處於同樣水平競爭,構成競爭的是幾家大型建商,其價格是取決於市場領袖的決策,小型的建商追隨價格。
亦即房地產市場其實存在著價格由大佬建商主導的特性,進一步使得大型開發商擁有高於其他追隨者的利潤水平。
因為房地產交易缺乏像股票一般的流動性,因而房地產產業並非處於完全的自由競爭狀態,使得規模大的建商能劃地為界,在房地產市場上少數幾強擁有接近於獨霸的地位,形成價格聯盟,因而具備了操控房價的能力。
房價誰訂的?房地產產業的遊戲規則又是如何堆砌起來?大型建商透過默契,互相比照定價,盡可能不打價格戰因此,在一個區域的新屋市場房價,只要有一個建案的新高價出現,而這個價格又能讓市場接受,那麼,很快的這個區域的所有新建案都會比照這個價格去訂價,而形成所謂的區域行情價,而總是會有廠商在新建案推出時,會參考這個區域行情價訂出更高的價格,於是大溫哥華房價就像堆砌積木般的,愈堆愈高,所以有大量建商集結的區域,很容易帶動區域房價,尤其是大型建商除了有能力訂定高價,也常會帶來外來的買家,為房價的區域行情塑造新高。
這種情形以RE-Zoning Area 最為顯著( 例如: 溫哥華西區的Cambie 走廊, 本拿比的Brendwood , Metrotown, 以及高貴林的Burquilam.. 等等) 大建商先高價標地搶地,其他建商為了搶地被迫跟進往上飆,結果RE-Zoning Area 成了大型建商齊聚的場所,不斷堆高了重劃區的土地價格,結果重劃區成為熱炒之地,也帶漲了周邊的房價。這種情形在大溫哥華近十年市場熱絡的時候更是明顯。反之,比較沒有大型建商進入炒作的區域比較容易見到平實的房價。
大型建商之間非正式協議的價格,透過默契,互相比照參考定價,形成了一種非正式協議的成交歷史價格,經由這種成交歷史價格,以獲得利潤最大化的,從而使整個房地產業獲得最高利益;由第一個大型開發商首先定價,後來者跟隨定價。
因此,一個區域內只要有一個大型建商因買入土地的價格較高時,其餘的建商都會往現在的高價靠攏,而當一個建築個案以一個高價位的推出房屋銷售時,週邊的其他銷售個案也會聞風跟進。這種價格合謀行為加劇了大溫哥華房屋市場的壟斷,進一步使得大溫哥華房價快速攀升

參考資料 : 財訊雜誌 & 趨勢投資